课程名称:国家人文历史课程类型:公共限选课
适用范围:全校各专业学时数:36
学分数:2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50%,含考勤、课堂参与、作业;期末考查成绩占50%。
一、课程性质
《国家人文历史》是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开设的一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校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而开设的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课程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主线,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近代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并学会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增强贯彻党的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国家人文历史》兼具思想政治与历史学特征,其先导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继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先导课为本课程奠定了价值判断等专业基础知识,本课程为后继课程准备了历史专业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执政的历史必然性。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真理。
2.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艰难历程及经验教训,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其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3.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人热爱祖国、依靠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不畏艰难、英勇奋斗、开拓创新的英雄伟业。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理性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能力,并由此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2.能够在中共党史学习中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指导自身的生活、学习及就业。
(三)素质目标
1.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
2.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善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团队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3.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方法、手段)建议
1、以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除课堂讲授内容外,还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参考文献,提高理论水平;二是为学生选取的提供精彩的视频资料,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即时讲演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四是设计相关调研主题,要求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树立责任感、使命感。
2、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是运用电化教学,采用了PPT、音像等方式参与教学;二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二)考核方式建议
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将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成绩考核联系起来,除了考核书本上涉及的基本理论外,还考核学生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度等。
(三)选用教材建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第五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5月。
四、课程学时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0学时,实践6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初步分配如下:
序 号 |
内容 |
理论 课时 |
实验 课时 |
小 计 |
1 |
绪 论 |
2 |
|
2 |
2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年5月—1923年6月) |
2 |
1 |
3 |
3 |
第二章国共合作的大革命(1923年6月—1927年7月) |
2 |
|
2 |
4 |
第三章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曲折前进(1927 年 7 月—1937 年 7月) |
2 |
1 |
2 |
5 |
第四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37 年 7 月—1945 年 8月) |
2 |
|
1 |
6 |
第五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1945 年 8 月—1949 年 10月) |
2 |
1 |
3 |
7 |
第六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 年 10 月—1956 年 9 月) |
2 |
|
2 |
8 |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发展(1956 年 9 月—1966 年 5月) |
2 |
|
2 |
9 |
第八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挫折(1966 年 5 月—1976 年 10月) |
2 |
|
2 |
10 |
第九章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82年9月) |
2 |
1 |
3 |
11 |
第十章初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1982 年 9 月—1991 年 12月) |
2 |
|
2 |
12 |
第十一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1992年1月—2002年11月) |
2 |
1 |
3 |
13 |
第十二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年11月—2012年10月) |
2 |
|
2 |
14 |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 年 10 月—2017 年 10月) |
2 |
1 |
3 |
15 |
第十四章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17年10月—2020年12月) |
2 |
|
2 |
合计 |
30 |
6 |
36 |
五、主要教学内容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历史”“中共党史”等相关概念的阐释,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中共党史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认识历史的价值和功用,了解和掌握学习党史的主要方法和要注意的要点。
3、让学生了解和明白本课程的课程设置、学习任务和基本要求。
·参考书: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2021年3月重印。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套装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2021年3月重印。
3.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
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6月。
6.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7.金一南、徐海鹰:《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哪里来》,海峡书局,2013年。
·主要内容:
一、历史是什么?
二、为什么学习历史?
三、中共党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为什么学习中共党史?
五、大学生要怎样学习中共党史?
六、课程安排与学习要求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19年5月—1923年6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了解工人阶级政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2.了解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它的创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书: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欧阳哲生:《新文化运动的源流与趋向》,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5、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黄修荣:《横空出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主要内容:
第一节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四节党在创建初期的革命活动
第二章国共合作的大革命
(1923年6月—1927年7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了解北伐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认识北伐战争的过程。
2.能够正确理解国共合作的建立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能够正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和经验教训。
·参考书:
1.龙观华:《大革命运动的中心:1921-1927年的广州》,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2.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黄黎,黄修荣:《国共第一次合作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
·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第二节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高潮
第四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章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曲折前进
(1927年7月—1937年7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1927 年 7 月—1937 年 7月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土地革命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理解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能够正确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和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3.能够理解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意义。
·参考书:
1、刘勉玉主编:《土地革命战争史:1927—1937》,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族军出版社1994年版。
3、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为建立工农革命政权的斗争第二节城乡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
第三节“左”倾错误的一再出现及其危害
第四节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第五节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第四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937年7月—1945年8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历史。
2.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3.能够正确理解敌后战场开辟的重要意义,理解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4.能够正确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参考书:
1、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何理:《抗日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张纯如:《南京大屠杀》,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开创全面抗战的新局面
第二节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第三节战胜敌后抗战面临的严重困难
第四节党的七大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五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1945年8月—1949年10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认识到内战的爆发是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坚持独裁专制的结果。
2.了解内战难以避免地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坚持自卫战争到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历史演变;
3.能够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全面胜利的三大法宝;理解以“三大战役”为重点的战略决战的重大军事意义;理解革命胜利前夜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对新中国蓝图的描绘和新中国的诞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重要意义,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参考书: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1996、1997年版。
2、朱宗震、汪朝光:《解放战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功安:《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4、胡庆云:《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王树增:《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48年9月)》(上),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王树增:《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48年9月)》(下),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7、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第二节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和开辟第二条战线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战略性转折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五节筹建新中国的蓝图与新中国的诞生
第六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10月—1956年9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建国之初的严峻形势和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
2.能够正确理解七届三中全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3.了解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中国要实行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懂得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参考书: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柳青:《创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大陆的统一第二节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斗争
第三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的展开
第四节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五节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发展
(1956年9月—1966年5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深刻认识八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了解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经验教训,理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
3.能够正确理解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中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认识“左”倾错误的危害,提高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自觉性。
·参考书:
1、王拓彬:《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与现实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邱石编:《共和国重大事件决策实录》第三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5、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1949-1976年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党的八大和探索的良好开端第二节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三节“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第四节初步纠“左”及其中断
第五节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及其成效第六节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第八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挫折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罪行,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性质及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危害。
2.正确理解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活动与毛泽东所犯错误的本质区别。
3.了解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理解“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和宝贵启示。
·参考书:
1.高皋、严家琪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史》,1986年版。
2.王年一著:《大动乱的年代》,1996年版。
3.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1996年版。
4.李作民、王前、张晓峰著:《中国二十世纪全史·动乱年代》,2001年版。
5、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抵制第二节从“全面夺权”到“全面内乱”
第三节九大后的“斗、批、改”与全国局势相对稳定第四节集团的覆灭与纠“左”工作的努力
第五节重申“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与全面整顿第六节粉碎江青集团与“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第九章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1982年9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拨乱反正的历史背景,认识“两个凡是”的极端危害;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伟大历史性转折。
2.能够正确理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理解拨乱反正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贡献;理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书: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中国改革开放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张树军:《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是怎样实现的》,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3、刘杰、徐绿山主编:《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4、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8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第二节历史的伟大转折与全面拨乱反正第三节国民经济调整与改革开放起步
第十章初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82年9月—1991年12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十二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基本情况,了解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和突出贡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2.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3.能够正确分析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动乱及其前因后果;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续探索。
·参考书:
1、朵春生:《中国改革开放史》,红旗出版社1988年版。
2、张黎群等主编:《胡耀邦传》,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3、朱佳木:《改革开放与中国当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4、[美]傅高义著,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全面改革纲领的制定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第三节在治理整顿中推进改革与保持稳定
第十一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1992年1月—2002年11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深刻认识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2.了解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两次党代会的召开及其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香港、澳门回归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
·参考书:
1、朵春生:《中国改革开放史》,红旗出版社1988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编:《中国改革开放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谈峥、于海江等译,陆谷孙校:《江泽民传》,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第二节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宏观调控的成功实施第三节思想理论与时俱进和世纪之交的机遇挑战
第十二章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年11月—2012年10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历史,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
2.正确理解十六大后为推进党的建设而进行的重大部署;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参考书: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2、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
4、张维为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部署
第二节探索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第三节高举伟大旗帜,引领中国未来
第四节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2年10月—2017年10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2、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3、掌握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参考书: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张维为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何毅亭:《新时代·新思想》,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曲青山:《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主要内容:
第一节立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军令状第二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形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
第四节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第十四章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17年10月—2020年12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十九大后中国共产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
2、认识在新时代党领导国家和人民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挑战。
3、正确理解为何要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改革。
4、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
·参考书: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版。
2、甄占民等著:《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杨宜勇,吴香雪等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史》,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擘画新时代伟大征程第二节牢记初心持续推进自我革命
第三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第五节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第六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结语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履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