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数:54
理论课学时数:36
实践课学时数:18
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适用全日制专科教育专业编写人:李冬霞
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共同必修课,是培养未来教师基本师范素质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学习心理学对于大学生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将来做好中学教育工作和提高其自身的心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1、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要。
|2、教学的具体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心理活动过程的规律,正确理解个性心理差异、特性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心理观、教育观、学生观。
||||(2)使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遵循心理学规律,科学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
1、心理学的教学应在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使大学生掌握青少年的认识过程和情意过程的特点、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青少年的个性、学习理论、人际关系、心理测量、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教学心理、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等基本知识。全面地认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的发展规律。
2、心理学的教育应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研究心理的常用方法,培养他们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其初步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3、心理学应结合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向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根据教学计划按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1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数 |
各章内容 |
学时分配 |
理论讲授 |
其中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
|
|
|
录像 |
讨论 |
辩论 |
实验 |
1 |
绪论 |
6 |
4 |
|
2 |
|
|
2 |
科学的心理观 |
4 |
2 |
2 |
|
|
|
3 |
感觉、知觉、观察 |
4 |
2 |
|
|
|
2 |
4 |
记忆 |
6 |
4 |
|
|
|
2 |
5 |
思维与想象 |
6 |
4 |
|
2 |
|
|
6 |
情绪与情感 |
4 |
2 |
|
2 |
|
|
7 |
意志 |
4 |
2 |
|
2 |
|
|
8 |
注意 |
4 |
2 |
|
2 |
|
|
9 |
个性及其倾向性 |
2 |
2 |
|
|
|
|
10 |
能力 |
6 |
4 |
|
|
2 |
|
11 |
气质 |
2 |
2 |
|
|
|
|
12 |
性格 |
2 |
2 |
|
|
|
|
13 |
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与辅导 |
4 |
2 |
2 |
|
|
|
合计 |
|
54 |
34 |
4 |
10 |
2 |
4 |
第页共14页
|
|
|
|
录像 |
讨论 |
辩论 |
实验 |
1 |
绪论 |
6 |
4 |
|
2 |
|
|
2 |
科学的心理观 |
4 |
2 |
2 |
|
|
|
3 |
感觉、知觉、观察 |
4 |
2 |
|
|
|
2 |
4 |
记忆 |
6 |
4 |
|
|
|
2 |
5 |
思维与想象 |
6 |
4 |
|
2 |
|
|
6 |
情绪与情感 |
4 |
2 |
|
2 |
|
|
7 |
意志 |
4 |
2 |
|
2 |
|
|
8 |
注意 |
4 |
2 |
|
2 |
|
|
9 |
个性及其倾向性 |
2 |
2 |
|
|
|
|
10 |
能力 |
6 |
4 |
|
|
2 |
|
11 |
气质 |
2 |
2 |
|
|
|
|
12 |
性格 |
2 |
2 |
|
|
|
|
13 |
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与辅导 |
4 |
2 |
2 |
|
|
|
合计 |
|
54 |
34 |
4 |
10 |
2 |
4 |
三、教学建议
原则上教师应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学,应该重视它自身的有关理论的论述。在保持学科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应积极吸收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完善教材的体系,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心理学也是一门实证性较强的科学,教师在教学应注重制作教具、利用图表、采用实验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的理解,要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建议学校设立心理学实验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如指导学生自学、组织课堂讨论、辩论、参观、见习、教育调查, 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介绍实践经验等。要求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写总结报告、论文、学习设计学生心理特点调查问卷等,并将其作为本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对象,懂得心理现象的各种表现和作用;充分认识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引导学生严格区分心理学这门科学与唯心主义、封建迷信的本质区别,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促使学生自觉深入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心理学理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一)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它由认识过程,情感过
第页2共14页
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二)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面貌上的个体差异,包括心理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
(三)心理状态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心理学的孕育
二、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三、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学习心理学的任务、性质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一)描述心理事实
(二)揭示心理规律
(三)预测和控制
二、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科学。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
(一)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四)选择研究方法
(五)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等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二)脑的结构与机能
(三)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含义
|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的应答性反应。2、反射的种类
3、条件反射的研究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第页3共14页
第三章感觉、知觉、观察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感觉、知觉、观察的概念,明确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了解感知觉、观察的种类;掌握与教学密切联系的感觉和知觉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明确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途径及方法。
第一节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某一个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三、感觉的规律
第二节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
(一)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三)社会知觉
(四)错觉与幻觉
三、知觉的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第三节观察
一、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二、良好观察的特点
||||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
三、观察力的培养
第四章记忆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的种类和记忆表象的内容;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掌握记忆中每一过程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各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记忆的基本规律,学会用记忆规律指导自己和将来的教学;培养具有良好的记忆品质。
第一节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第页共14页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二节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的过程。
(二)识记的种类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四)识记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
||||保持是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保持内容有质和量的变化。
(二)遗忘
||||1、遗忘的含义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地再认和回忆的现象。||||2、遗忘的分类
||||3、遗忘的曲线(遗忘规律)||||4、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
(三)保持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再认和回忆
(一)再认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过程。
(二)回忆
||||回忆(重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在脑中出现,并加以确认的的过程。
(三)追忆
(四)正确使用回忆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第三节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准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思维、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懂得思维和想象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最高形式;理解思维与语言、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形式、想象的种类、创造性思维过程;能够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了解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第页5共14页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二)思维的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水平或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二)根据思维的方向和数量,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凭借的概念不同,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四)根据思维过程的逻辑严密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五)根据思维的新颖程度,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一)思维的过程
(二)思维的形式||四、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二、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一)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明确新问题。
(二)解决新问题: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
三、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创造动机、知觉情境、思维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的影响、解决问题策略、知识经验、个性特点等
四、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五、创造性思维中的灵感与启发:灵感、启发。
第六章情感与情绪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情绪情感、挫折的基本概念,懂得情绪情感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身体的重要影响作用;掌握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第页6共14页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四)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动力功能
(二)组织功能
(三)传递信息功能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二)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七章意志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意志的实质,掌握意志及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掌握意志的心理结构和意志的品质;理解认识、情感、意志三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懂得意志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意志自由”问题;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一、意志的概念
(一)定义: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
(二)特征:自觉目的性、行为调节和控制、克服困难。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三、意志和动机
四、意志与自由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分析
一、复杂意志行动过程
(一)决策阶段: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策阶段
二、执行命令的意志过程
第三节挫折反应与应付
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指有目的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的阻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
第页7共14页
(二)内部因素:个体生理条件限制、动机冲突、能力和愿望的矛盾等
三、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四、正确对待挫折
转移、升华、合理宣泄、自我补偿、正视现实、学会放松等
第四节 意志与教育
一、意志品质
(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自制力(四)坚持性
二、中学生的意志发展的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动机发展特点
(二)意志行动的结构发展特点
三、意志教育
(一)增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意识
(二)自觉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
(三)自勉自励、自警自戒
第八章注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注意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了解注意的作用及注意的外部表现;掌握注意的种类及其规律,充分认识注意在教学中的特殊意义;初步具有对注意现象的分析、观察能力,促使良好注意品质的形成。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第二节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一)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二、有意注意
(一)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态。
第页8共14页
第三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新颖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时间
(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二)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
(三)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四)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五)利用间接兴趣
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四节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一)定义
(二)影响因素
二、注意的稳定性
(一)定义
(二)影响因素
三、注意的分配
(一)定义
(二)影响因素
四、注意的转移
(一)定义
(二)影响因素
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个性的概念、基本特征,掌握需要、动机的特点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明确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学会分析自己需要、动机、兴趣的特点以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的概念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独特性、周期性。
第页9共14页
(三)需要的种类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种类|(三)动机冲突
(四)动机行为效果的关系
(五)动机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六)学习动机的激发
三、兴趣
(一)兴趣的定义
(二)兴趣的分类
(三)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第十章能力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能力、创造能力;了解能力的种类及差异、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了解能力的测量方式、明确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掌握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学会发展能力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才能、天才
二、能力的种类|||
第二节能力的测量
一、一般能力的测量
二、特殊能力的测量
三、创造能力的测量
第三节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类型的差异
二、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超常、智力正常、智力落后。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
第四节能力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第页10共14页
一、遗传素质
二、环境与教育
三、社会实践活动
四、个性因素
第十一章气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气质的含义、特点,掌握气质类型及特点,了解在实践中如何对有某种气质的弱点进行教育。
一、气质的概念
(一)气质的定义
||||气质是指表现在个体心理活动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二)气质的天赋性、稳定性和可塑性
二、关于气质的几种理论(一)体液气质说
(二)体型气质说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三、气质类型
(一)划分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主动性、可塑性、倾向性、兴奋性等。
(二)气质类型及基本特征
|四、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一)气质与智力活动
(二)气质与职业
(三)气质与心理健康
(四)气质与教学风格
(五)气质与因材施教
第十二章 性格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性格的含义、特点,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明确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注重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形成健全人格。
一、性格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二、性格的类型
(一)按心理机能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二)按心理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外向型)和内倾型(内向型)。
第 页11共14 页
(三)按个体独立性程度把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四)从行为方式上把性格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三、性格测量
(一)量表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等。
(二)投射法: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文章完成法测验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遗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教育等。
五、良好性格特征的培养
第十三章中学生群体心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群体的概念。
二、了解群体的形成、分类、功能。
三、了解班级群体的特点、功能;理解如何引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和如何建设班集体,为将来做好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础。
第一节班级群体概述
一、群体与班级群体
二、群体心理与班级群体心理
第二节 班集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培养
一、班集体及其形成
二、班集体的心理特征
三、班集体心理的培养
第三节 班级群体动力
一、群体动力的概念
二、班级群体动力分析
三、班群体对其成员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班级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
一、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常见类型及其形成因素
二、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作用
三、班群体中非正式群体的调控
第十四章学校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式;熟悉中学生各种心理活动的培养和中学生的心理保健;掌握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的内容及一般过程,了解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熟悉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及操作原则;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定义、任务和内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一)定义: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
第页12共14页
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
(二)种类
(三)基本途径
(四)基本策略
二、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保健
(一)表现与类别
(二)判别依据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心理辅导
(二)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咨询
(四)心理评估
(五)心理治疗:心理分析法、认知疗法、行为治疗法、人本主义治疗方法等。
第二节心理咨询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帮助咨询对象更好地了解和完善自身,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各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二、心理咨询的内容及一般过程
(一)建立关系阶段
(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阶段
(三)分析诊断阶段
(四)目标确立阶段
(五)实施指导帮助阶段
(六)咨询结束阶段
三、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一)以心理咨询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分
(二)从心理咨询的作用分
四、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及操作原则
(一)主要方式
(二)操作原则
五、学校心理咨询的任务及内容
(一)定义
(二)任务
(三)内容
六、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咨询
(一)考试焦虑症
(二)焦虑性神经症
(三)恐怖性神经症
(四)经前期紧张症
(五)抑郁性神经症
(六)神经衰弱
第页13共14页
主要参考书
1、王贵林、陈洵主编《心理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韩永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彭飞、张厚粲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4、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5、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6、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光明日报出版社
8、R.C.阿特金森(美)等著《心理学导论》(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9、莫雷等编著《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制人:李冬霞
2023年8月31日
第页共14页